1月25日,据媒体报道,在北京,一位女子利用春节假期上门喂猫服务赚取了1.5万元人民币。
根据她在社交平台分享的排班表,从1月27日至2月3日,她每天都有大约10到20家的预约订单。
这位女士表示,她的收费标准是每次110元人民币,最多的一天她服务了20家客户。
她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铲屎、加粮和添水,还包括观察猫咪的健康状况,如上厕所的状态和是否有呕吐现象,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。
她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,许多人对这一新兴行业的高收入表示惊讶,并认为这是大城市才有的机会。
除了上门喂猫之外,还有其他类似的服务如上门遛狗和浇花等,在平台上也十分流行。
这些服务不仅为忙碌或外出的人们提供了方便,也为提供服务者带来了不错的收入。
案件发生以后,有网友表示,这简直是现代版的‘血汗钱’!一天跑20家,每家110元,看似赚钱容易,实则是拿命在拼。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模式根本不是长久之计,而且一旦出现意外,谁来负责?
也有网友认为,虽然说市场需求催生了这样的服务,但是这个价格真的合理吗?对于那些把宠物视为家庭成员的人来说,也许愿意支付这笔费用,但对于服务提供者来说,这样的报酬是否公平反映了他们的劳动价值?”
那么,上门喂养宠物的服务提供者是否需要具备特定资质呢?
在中国,目前并没有针对上门喂养宠物服务设立专门的职业资格认证要求。
然而,作为服务提供者,应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妥善照顾宠物,并且应当了解基本的动物保健常识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。
此外,由于涉及到进入他人住所,服务提供者还需注意保护客户的隐私和财产安全,避免任何可能引起纠纷的行为发生。